用Deepseek拆《盐铁论》 | 破解“为什么公司制度越严我就越反感?”的底层逻辑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5:13 点击次数:196
图片
图片
当KPI压垮团队时怎么办?老祖宗早就写好了管理手册。
要拆解的这段文字是关于“用刑”的辩论(选自《后刑》),它像一把手术刀,剖开了所有管理者最痛的伤疤:为什么制度越严员工越叛逆?
马鞭驾车、曾子谈民心、孔子说仁政...这些先秦智慧揭示的管理悖论至今仍在职场重演:在糟糕的企业文化里,再完善的制度都会变成枷锁。
我们将借用Deepseek(下文用Ds替代)拆解:平衡「文化引导」与「制度约束」背后的逻辑,看古人如何用「仁政思维」破解现代管理困局。
// 原文1:古者笃教以导民,明辟以正刑。
Ds译:古代企业/国家治理,先搞思想建设再定规矩。文化洗脑完了才出员工手册。
这里包含了一个条件调理,统一思想是制度执行的前提:
要使制度能施行,必先建立共同价值观。
(若)没有建立共同价值观-文化不立。
------------
制度章程就难施行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发展好的公司张口闭口谈“目标、愿景、价值观”了,它们坚信:文化浸润优于制度约束。
强推“大小周”往往遭抵制,抵制不了也背后蛐蛐;而用“字节范儿”等文化渗透,却能激起大家的加班意愿。
// 原文2:刑之于治,犹策之于御也。良工不能无策而御,有策而勿用也。
Ds译:制度就像赶马的鞭子,可以备着,但不能乱抽。老司机可以不攥着鞭子,但车里必须备着(制度要有但别滥用)。
作者在这里做了一个类比推理,也就是比喻:
本体:刑罚制度。喻体:马鞭。两个都得有(起威慑作用),但都是紧急时才用。
过度依赖马鞭,开不好车。
------------
过度依赖制度,治理不好企业。
有个地产公司规定“上厕所超时扣奖金”,次月核心员工流失率暴涨300%。
// 原文3:圣人假法以成教,教成而刑不施,故威厉而不杀,刑设而不犯。
Ds译:那些人精领导会先用制度给员工打预防针(要合规),等规矩入脑入心了,压根就不需要再拿“制度”说事了(用不上)。
这里包含了两个演绎推理,一个是目标实现路径:
只要制度内化,刑罚就无需动用。
人精领导借助教育将制度内化。
------------
所以,刑罚就无需动用。
有,就成,没必要用,制度威慑力>实际使用频率,用它兜底而非日常使用,除非特殊情况。第二个演绎推理,是威慑形成机制:只要明确设立刑罚,就有威慑力。
通过培训/开会明确告知。
------------
团队成员就能感到威慑,不轻易犯规。
这也就是“必须得有”+“培训强调”的意义所在,要不真乱套了。一工厂将《安全守则培训》时长从每月2h增至8h,工伤率下降76%。// 原文4:今废其纪纲而不能张,坏其礼义而不能防,民陷于罪,从而猎之以刑,是犹开其阑牢,发以毒矢也。
Ds译:现在有些公司文化稀烂、制度崩坏,员工一出问题就罚款,自己把羊圈门打开,等羊跑了再射杀,还怪羊不听话。
这就涉及到了因果推理:
因:文化坍塌→ 制度失灵。
果:员工失范→ 粗暴惩罚。
------------
本质:管理者用惩罚掩盖系统缺陷。
把系统缺陷转嫁给个体,是管理失效的根源。
气的老祖宗们叹息:“不尽不止矣。”——不彻底从因上解决,问题就不会消停!
快递小哥明明没迟,但公司考勤记录上一个劲的迟到→罚款,迟到→罚款…小哥抗议、离职,最后曝出是调度系统算法出了问题。
// 原文5:曾子曰:“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。如得其情,则哀矜而勿喜。”
Ds译:曾子说:员工总犯错,该反思的是老板(第一负责人)。
这里有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:
员工问题=系统问题的投射。
管理者专注惩罚个体。
------------
结论:治标不治本
管理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的第一反应,决定了团队的生态。
- A公司:销售造假直接开除 → 次年造假手段升级。
- B公司:发现造假先查佣金制度 → 调整后违规率下降76%。
// 原文6:夫不伤民之不治而伐己之能得奸,犹弋者睹鸟兽挂罻罗而喜也。
Ds译:有些领导看着员工踩坑就兴奋,跟猎人看见猎物掉陷阱一样变态。
这里也是一个类比推理:
本体:管理者处罚员工;喻体:猎人射杀猎物。都是单方面主导的,权力不对等的“游戏”。
猎人狩猎是一场单方主导的“游戏”。
------------
管理者把处罚员工当成了权力游戏。
以惩罚为乐是管理能力匮乏的表现,心理严重有问题!
麦格理大学研究:处罚快感会激活大脑奖赏回路,导致管理者沉迷“人治” 。
// 原文7:孔子曰:“人而不仁,疾之以甚,乱也。”
Ds译:对不守规矩的人往死里整,只会更乱。——要给人改错的机会。
这也反应出了管理者遇到的两难困境:
或者严惩到底→激化矛盾。
或者适度宽容→留有缓冲。
激化矛盾或留有缓冲?
------------
智慧的管理者在两者之间找平衡。
容错机制是组织韧性的关键,也是一个制度是否“适用”的必要条件。
微软“学习圈”制度:首次违规记录但不处罚,累计三次启动问责。充分的唤起了自我约束。
// 原文8:故民乱反之政,政乱反之身,身正而天下定。
Ds译:若团队出乱子→先查管理流程→再查自己,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该有的反思。
这是一个连续的假言推理:
若团队出了乱子,可能是管理流程有问题;
若管理流程有问题,可能领导自身有问题。
------------
若团队出了乱子,问题可能出在领导身上。
只要领导深刻反思,处理好自身问题。
------------
团队的乱子就会平,以后也不会出了。
领导是关键,更是第一负责人,“正身”最为关键。
团队把一个项目搞砸了,总监先得自查是否资源分配失误,是否用人不当?
// 原文9:是以君子嘉善而矜不能,恩及刑人,德润穷夫,施惠悦尔,行刑不乐也。
Ds译:好领导既要给火车头发奖金,也要给脱轨车厢修轨道(比如CEO自罚半年薪水为团队错误买单。)
------------
从商鞅的峻法到孔子的仁政,中华文明用两千年验证了一个真理:最高明的管理,是让被管理者感受不到被管理。
当我们在KPI高压、员工躺平、制度失效的泥潭中挣扎时,这些刻在竹简上的文字突然变得鲜活:
管理从来不是单向控制,而是系统共振的艺术;更是在秩序与人性之间架起一座智慧桥梁。
具体怎么做?践行三个原则:
1:文化先行
在新人入职前3个月只考核文化契合度,像某公司设计的《文化手册考核》一样,达标后才接触技能和具体业务。
2:制度灰度
制度得有,要全面,也要保留10%左右的弹性空间应对特殊情况。可以设置“豁免”通道,留申诉窗口。
3:反思优先
遇到任何问题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,习惯自我归因才能从根本上应对问题,同时提升自己。
其实,如果你愿意思考,你便会发现:
真正可持续的组织,从来不是靠鞭子驱使羊群,而是把自己变成磁极,让每个成员自发找到前进的方向。
这需要每一个领导者领悟并践行:
用文化的土壤替代制度的枷锁
用系统的视角取代个体的苛责
用仁者的悲悯化解权力的傲慢
当你团队的员工出现重大失误时,你第一反应不是“谁的责任?”而是“哪个流程没拦住?”甚至“我在哪些地方没考虑周全?”……然后去思考、分析、调整,那么你与“智慧领导者”的距离就会越来越小。
-----------
关于逻辑思维的提升,我创建了一个“知识星球”(199元加入),在陆续地分享一套基础的“形式逻辑”知识,总共21节,每周更新一节(已更新十八节),每小节内容6000字左右,都是训练逻辑思维的干货。
21节内容的分布是这样的——
图片
素材资料已准备就绪(下面是部分内容的展示)——
图片
图片
图片
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我,只要花点时间,一定能从质的层面提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,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。
微信(Pengjun_Z)备注“逻辑” 9.9元 进199元的知识星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股票行情快报:永利股份(300230)2月12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6.94万元
下一篇:没有了